袋鼠.jpg 

 

 

[ 消費者 ] 是個概稱,它其實包含著下列五種角色

 

A 提議者

B 影響者

C 決策者

D 購買者

E 使用者

 

 

舉例說明:

 

羊家女:我想要去澳洲遊學

羊豬皮:我也要去我也要去

羊媽媽:不行!女孩子出國幹什麼,遊什麼學,根本就只是想玩而已,妳還好,豬皮長得這麼標緻,多少外國豬哥垂涎這種青春肉體,萬不幸被拐走了怎麼辦!而且遊學要花很多錢內~

羊家女:我有存錢~花費我可以自己負責,而且我反正長的還好嘛~我自己去,不想讓青春肉體跟。

羊豬皮:(驚) 吓~我沒有錢可是我不管我要去我要去~(賴在地上划船)

羊媽媽:不行不行,我不放心!

羊爸爸:沒關係啦,小孩都長大了,趁年輕,出去見見世面增長見聞也好

(YA~羊家女跟羊豬皮拉著大熊高興地抱在一起轉圈圈~)

羊媽媽:可是

羊爸爸:沒關係啦,妳這個當媽的又不是不瞭解女兒的個性,她要做的事妳攔不住的,那不如妳就跟她們一起安排,妳也可以放心啊~而且她們兩個恰北北嘎,應該沒人敢招惹

羊媽媽:好~那我陪妳們去看遊學的資訊。

羊爸爸:呵呵呵~那這次妳們遊學就讓我來贊助好了~就當做投資~

 (YA~羊家女跟羊豬皮高興地抱在一起轉圈圈個不停~大熊已經暈了)

 

在上述案例中,我們可以將角色分析如下:

提議者:羊家女

影響者:羊豬皮(青春肉體、會被拐)、羊媽媽(擔心;參與資訊選擇)

決策者:羊爸爸

購買者:羊爸爸

使用者:羊家女、羊豬皮

 

於是行銷人員在設計「遊學」產品時,

必須針對的行銷關鍵(最有用的對象)是羊媽媽(影響者)

所以產品組合中除了要能引起使用者(羊家女、羊豬皮)的購買慾望外,

若能強調「安全」的特性,

在行銷過程中(廣告媒介、人員銷售)把握這一特性,

則銷售成功的機會將大為提高。

並不是所有的使用者都有影響力,

最典型的例子是奶粉產品,使用者是嬰兒,但最沒有決定權

行銷關鍵在於影響者(若在鄉村地區可能是奶奶或家中任一長輩)

或是強勢決策者(若都會區,可能是老婆)

而經濟不景氣的環境中,

具決策者與購買(出錢的)角色重疊的人會是主要的行銷對象。

 

行銷人應瞭解某項產品的購買過程中,

什麼人扮演者什麼角色,以對應的策略帶動這些角色來促進銷售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cjean0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